大部分公司可以选择它所希望的任何资本结构。公司可以发行债券,用发债筹集的资金回购一些股票,从而提高债务权益率或提高财务杠杆。同理,公司也可以发行股票,用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去偿还债务,从而降低债务权益比或财务杠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如何选择恰当的财务杠杆,有效地通过发售债券和股票以及其他金融工具取得资本,就成为公司经营的重要选择,这实质是公司的资本结构政策。在此,我们重点关注财务杠杆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1958年,莫迪利亚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提出关于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著名理论,即莫迪利亚尼一米勒定理,简称MM定理。该定理认为,在不考虑税、破产成本、信息不对称并且假设在有效市场里面,企业价值不会因为企业融资方式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不论公司选择发行股票还是债券,或是采用不同的红利政策,都不会影响企业价值。因此MM定理也被称为资本结构无关原理。虽然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对融资结构理论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是MM定理的前提是无摩擦环境的资本市场条件,即资本自由进出、平等地获得信息、不存在交易成本和税收等,这些假设显然与经济现实不符。现实世界中的公司市场价值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密切相关的,但这一开拓性研究成果标志着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开端。
为了使理论更能够揭示现实经济,莫迪利亚尼和米勒放松了没有企业所得税的假设,对MM定理进行了修正,认为企业可以运用避税政策,通过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来改变企业的市场价值,即企业发行债券或获取贷款越多,企业市场价值越大。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提出对负债带来的收益与风险进行适当平衡来确定企业价值的权衡理论(Tradeoff Theory),认为随着企业债务增加而提高的经营风险和可能产生的破产成本,会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而最佳的资本结构应当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一个均衡点,这一均衡点就是最佳负债比率。